Feeds:
Posts
Comments

Archive for May, 2013

很好看的電影,可是太沉重了。

電影就叫灰。單是名字已表達了整個宗旨。電影從頭到尾都是刻意經營的灰色氣氛。
故事講述主角Liam Neeson與六名劫後餘生的飛機搭客在冰封的阿拉斯加地段掙扎求
全,並與狼展開一連串的廝鬥。

一行七人,不住逃避狼群,卻不自覺地走向狼群的巢穴。死傷者每天增多,或出於
意外,或出於自滅。導演把追殺眾人的狼群比喻為病魔,把狼的巢穴比喻為死亡。
人生的路途漫長,終點卻從來只有一個——死亡。不管你是誰,都面對著同樣的結
局。想起這個不禁惻然。當中有人認為,既然從來都是向死亡的方向走,那為甚麼
還要掙扎? 假若掙扎是為了求全,那生存又是為了甚麼意義?

堅毅的人有著不一樣的信念: 無論如何,活著才是勝利。沒錯,到頭來,我們都要
死﹔這是生命。可是怎樣從出生渡過到死亡,叫做生活,也就是所謂的人生。生命
揹負著灰色的沉重定律,所以我們要求生活,把灰色化淡,或添色。

電影表面在說一個求生的災難片,背後想傳遞的訊息卻具無比的震撼,叫人需花一
點時間才能平息那份擾攘。之於我,平伏心情的最佳方法,唯有是寫出來。

死亡是必經之路,可是尋求生存是我們的天性。勇敢生活,是應有的態度。努力粉
飾人生,是生存的意義。與其不住往死胡同裡鑽,不如走出來,看看世界還有甚麼別
的顏色。

Read Full Post »

勁歌金曲轉型清談節目,不知怎地又受批評,我倒很喜歡這份轉變。一群音樂人聚
在一起純粹談音樂、聽音樂,好看多了。

今集專題樂壇祖合,出席的人都很有份量,當中有家強、世榮。一見他們,便想起
家駒。二十年了。走了二十年,看見Beyond的其他成員還是第一時間想起家駒。對
一個人的思念固然跟他的影響有多深遠有關。二人分別寫了一首歌送給家駒,是這
樣勾起了眾人對他的思念。於是他們繼續懷念,即場彈唱名作《海闊天空》。忽來
的思念,忽來的雅興,唱出來的歌顯得份外真摯。連我這個不是粉絲的觀眾也聽得
流下淚。或許不單純為了思念,也為著那句動人的歌詞。「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,
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。一剎那恍忽,若有所失的感覺,不知不覺已變淡,心裡
愛。」

總有艱難的一刻。真想放棄的話,不如想想先前為堅持流過的淚,都流了這麼多淚
水了,不妨再累積多一點吧。假如認為白流也不覺可惜的話,那豈非更叫人難過。

「放棄了理想,誰人都可以。也會怕那一天只你共我。」

Read Full Post »

跟誰聊天也好,只要他是個男生,我總會想,假如是你,你會怎樣回應這些話題。開頭以為自己在拿别人比較。最近才忽然明白,我不過是,經常想起你。

Read Full Post »

有時我想,寫好了,又怎樣。

Read Full Post »

很多時候,我們喜歡的,不過是簡單直接的說故事手法。

Read Full Post »

慢熱

當然我是慢熱的。看我寫東西便知了,一個宗旨花上六、七百字。

Read Full Post »

沉淟。

沉淟。是了,是這個字了。經常不懂形容每個週末不願上街的原因。就是為了沉淟。只有維持這褈狀態,方能寫作。

Shared from Google Keep

Read Full Post »

總比沒有好。

至少我寫了一點。總比沒有好。假若一星期也不給故事加長一點,這故事只會如我先
前的故事般,停濟不前。

Read Full Post »

亦舒

假如亦舒真有十年不上街不與人聯繫的經驗,我想我是明白的。有時候,我甚至不希
望有人任意的造訪,打亂了那一天我鋪排好了的情緒。之於我,情緒是需要鋪排的。
如我那天準備好寫東西,我得培養我的情緒才能投入角色。我得待在家,慢慢以各
種方法叫自己投入。終於有點眉目了,卻有人來電。也許他們只需要一個十五分鐘
的會面,譬如只是來我家,拿一點東西罷了。於我而言,這動作已具無限的侵略性。
一整天的裝備就給你一個電話擊倒了。然而,這種無能,總是難以啟齒的。既然不
希望得失別人,索性不上街、不聯繫,情緒不再會被輕易波動,寫作便順利一點了。
然後人生,心理上也覺得順暢一點。

當然這不過是我對亦舒的詮譯。

Read Full Post »

2013-05-05

外間的人不明白我到一個地步,叫我漸漸對溝通這回事失去期望。

Read Full Post »

Older Posts »